高血压病是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及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而控制高血压,特别是降压达到靶目标值,可大幅减少或防止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我国是高血压大国,据有关报导,现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年死亡超过300万人,其中高血压是致病致死的主要因素。大力提高降压达标率至关重要。
高血压病是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及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而控制高血压,特别是降压达到靶目标值,可大幅减少或防止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我国是高血压大国,据有关报导,现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年死亡超过300万人,其中高血压是致病致死的主要因素。大力提高降压达标率至关重要。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危险的关系 据2002年Lewington S等对高血压患者最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清楚地显示,任何年龄血压升高均明显增加心血管病风险。从血压115/75 mm Hg起,收缩压(SBP)每增加20 mm Hg或舒张压(DBP)增加10 mm Hg,心血管病风险增加1倍,相反,若能降低血压益处极大。
在2001年Staessen J等血压下降与心血管保护的荟萃分析中证明,SBP每下降20 mm Hg,心血管病风险下降40%~45%。
61项前瞻性临床试验数据显示,SBP下降2 mm Hg可使冠心病死亡率下降7%,脑卒中死亡率下降10%。可见,SBP多降低1~2 mm Hg,看似微不足道,其得益却不小。
控制率现状和存留风险 据近年报道,高血压达标值为SBP<140/90 mm Hg,我国城乡控制率只有6.1%,即使在控制较好的城市亦不到30%,即70%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未达到靶目标值,并有相当大比例的患者没有进行治疗。
根据近年研究,糖尿病及其他高危人群血压的靶目标值不是<140/90 mm Hg,而是<130/80 mm Hg,因此目前的高血压达标率或控制率被高估。
尽管血压有所下降,所留存的心血管病风险仍不小,以UKPDS(美国糖尿病研究)为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控制分为两组,严格血压控制目标值为142/82 mm Hg,不严格控制组为152/87 mm Hg,两组血压相差10/5 mm Hg,结果显示,较不严格控制组,严格控制组卒中下降44%,心肌梗死下降21%,可见已经抗高血压积极治疗,而不严格控制组仍留存明显风险。
若以当前研究,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控制的目标值应<130/80 mm Hg,可想象即使这组严格控制血压组只有142/82 mm Hg,还可再降收缩压10 mm Hg以上,则卒中及心肌梗死的风险还可以降低多少呢?再以高血压最佳治疗研究的HOT试验为例,DBP每差5 mm Hg,可进一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这些资料足以说明降压治疗控制不足或没有达标时,患者虽有得益,但仍留有相当大的心血管病风险,临床上有充分空间可使患者更多得益。
如何提高达标率,更多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高血压达标率低、控制率差的原因众多,也很复杂,如有对高血压危害及降压益处认识不足、经济支付能力、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等。但从临床治疗角度,除了提高认识外,最重要的是转变降压策略。
目前世界降压药物有100多种,我国也有几十种,据最近调查表明,用药策略上80.2%为单药治疗,而单药治疗的达标率只有1/3左右,其原因可能受美国JNC几十年来倡导的阶梯治疗的影响,对高血压患者不论其危险程度,多以单药、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尽管药物增量可增加降压幅度,但不良反应亦相应增加,使患者不能耐受而降低顺从性。
临床上,控制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两者都要考虑,如不考虑治疗策略,疗效与安全性往往背道而驰,其结果是血压虽有所下降,但没有达到目标值(达标率<30%),患者只能在耐受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才能使风险有所减少,但实际上仍存留很高的心血管风险。
提高达标率,进一步大幅降低风险,取胜之道,只有改变治疗策略,采用联合治疗。其理由很清楚,证据更充分: 高血压的发生与进展是多种机制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 有小动脉壁张力过高、交感神经兴奋、RAAS激活及盐负荷容量大等,而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物都只能针对某一机制起作用。
一般来说,各类药物常用剂量降压幅度为10/5 mm Hg,若两类药物联用,可使血压下降20/10 mm Hg,相当于两类药物的降幅之和。
常用药物低剂量合理联用,不仅增强降压作用,而且也可减少不良反应 例如ACEI/ARB与噻嗪类利尿剂联用,后者降低血容量,增加降压效果,但可激活RAAS,诱发低钾及糖脂代谢紊乱,而前者可以阻滞RAAS激活,减少低钾及糖脂代谢紊乱,所以两者联用,效力增强而不良反应减少。
又如ACEI与二氢吡啶类CCB联用,CCB只扩张小动脉,降压明显,常引起水肿,联用ACEI还可以扩张小静脉,降低毛细血管压力,使组织间隙中液体回吸,从而减少水肿。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的联合治疗降低血压幅度为两种单药之和,而水肿发生率较单用氨氯地平下降66%。所以合理联用,使降压效果与安全性向同一方向进行。
即使当前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联合可发生许多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尤其在大剂量时,诱发糖脂代谢紊乱,但小剂量联用,降压作用明显,而不良反应几乎与安慰剂一样,疗效与安全性亦同向进行。但这种联合不推荐长期使用。
注意有些类药物联用不合理,指同类或作用类似的药物,降压幅度有限或无效,例如美托洛尔与比索洛尔同属β受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CCB与α受体阻滞剂或肼苯哒嗪联用,β受体阻滞剂与ACEI联用都属这一类。
有的联合虽可增加降压幅度但长期使用增加不良反应,如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与噻嗪类利尿剂联用降压幅度增加,但可诱发新糖尿病;非二氢吡啶类CCB维拉帕米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导致明显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二氢吡啶类CCB与利尿剂联用,因CCB在高钠时降压作用较强,加利尿剂一般情况下不增加降压作用,只对低肾素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协同降压作用。
一般不推荐使用缺乏循证证据的药物联用,只有在特殊情况才可使用,如二氢吡啶类CCB联用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交感神经兴奋或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α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的长期得益亦不明确。ONTARGET试验表明,一般高血压或高危心血管病患者不宜ACEI与ARB联用,但大量蛋白尿的肾病患者及心力衰竭治疗或者仍可使用。
在联合方式上,固定联合与处方联合各有利弊,开始用药固定联合较好,长期维持或需改用处方联合,视情况调整血压。 高血压高危/极高危人群的扩大,靶目标值下调更需联合治疗 最近高血压治疗指南ESH/ESC 2007明确指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靶目标值与既往不同。 指南提出,高血压患者只要II级以上(160/100 mm Hg)或即使高血压只有I级(140/90 mm Hg)若合并3项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已有靶器官损害(如左室肥厚[LVH]、动脉僵硬度增加、血肌酐增高、GFR下降或蛋白尿),或同时有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病或肾脏病;以及老年收缩期高血压(SBP>160、DBP<70 mm Hg),血压的靶目标值应为<130/80 mm Hg。
与ESH/ESC 2003年血压目标值界定<130/80 mm Hg的高危/极高危只限于糖尿病及慢性肾病相比,已明显扩大了人群。这部分人群都必须联合用药才能达到靶目标值,同时血压超过其目标值20/10 mm Hg的患者亦在联合用药之列。
据权威学者分析估计,实际临床高血压患者中约85%都需联合用药。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吸烟等危险因素严重的中国,这部分高危/极高危高血压患者相当多见,联合用药是其降压达标的惟一途径。
临床试验联合用药达标及近期试验获益的证据 2003年Amar等对2596例高血压患者研究表明,74%患者需联合治疗以控制高血压,其中两药联用占45%,3药或更多联合治疗占29%。2005年Dahlof等(Lancet 2005;366:895-906)分析了9项涉及高血压达标的临床试验,并标出各项试验所达到的SBP值:ASCOT-BPLA(SBP达到136.9 mm Hg)、ALLHAT(138 mm Hg)、IDNT(138 mm Hg)、RENAAL(141 mm Hg)、UKPDS(144 mm Hg),ABCD(132 mm Hg)、MDRD(132 mm Hg)、HOT(138 mm Hg)、AASK(128 mm Hg),在上述试验中,达到SBP目标值至少需2~3种药物联用。AASK试验中SBP<130 mm Hg,其他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试验均未达到SBP<130 mm Hg。糖尿病、慢性肾病SBP目标值应<130 mm Hg,或需更多药物联用。
再以最近几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为例,联合用药、血压达标得益的例子与联合方案的比较研究。糖尿病最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 ADVANCE,共纳入11 140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ACEI(培哚普利)与噻嗪类利尿剂(吲达帕胺缓释片)复方制剂降低总死亡14%(P=0.025)、心血管死亡18%(P=0.027),大血管及微血管事件9%(P=0.041),总的肾脏事件21%(P<0.0001)。
2008年HYVET研究随机纳入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3845例,与安慰剂组比较,ACEI(培哚普利)与利尿剂(吲达帕胺缓释片)联用组血压下降15/6 mm Hg、心血管死亡下降23%、任何原因死亡下降21%,脑卒中和心力衰竭分别下降30%和64%,最终因得益显著而提前终止试验。
收缩期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避免心血管事件的ACCOMPLISH研究(n=11 062例),所纳入的患者均>55岁,且伴有心血管病、肾脏病或靶器官损害,血压SBP≥160 mm Hg或已接受降压治疗。随机分为CCB(氨氯地平)+ACEI(贝那普利)组(n=5721例)与ACEI(贝那普利)+氢氯噻嗪(n=5741例),即为二种固定复合片的比较。结果CCB+ACEI较ACEI+HCT血压仅相差0.9/1.1 mm Hg,但主要终点(心血管死亡、非致死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