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疾病,至今几多谜团尚未解开?(一)Can We Get to the Bottom of the Mystery of Pericardial Diseases ?
谜团之一:心包疾病的病因诊断与入院决策
心包炎的病因诊断与入院决策
心包疾病诊治中非常困难的是寻找病因和判断是否需要住院治疗。
心包炎的诊断相对简单,根据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表1),就可以拟诊为心包炎,但是确定病因诊断要困难得多。心包炎病因复杂,临床医生必需确定病因以给予特定的治疗。流行病学背景在确定病因时是非常重要的。在发达国家,特发性或病毒性心包炎是最常见的最终心包疾病的诊断,尽管对大多数此类患者进一步地明确诊断对治疗决策影响不大,我们也仍尽可能减少“特发性”诊断病例。
对所有疑似心包炎的患者应进行听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常规血液检查包括非特异的炎性指标比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或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和肌钙蛋白以及胸片等检查。
寻找心包炎病因时,需排除的特异性病因包括结核性心包炎、肿瘤性心包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心包炎。在发达国家的所有心包疾病中,这些特异性心包炎的发病率分别占5%左右。近年来,医源性的心包炎(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起搏器植入和导管消融术)发病率逐渐增高。其发病机制与心脏损伤、心包出血等有关。北美和西欧常可见到结核性心包炎病例,尤其是在从结核和艾滋病高发地区移民而来的人群中。而发展中国家,心包炎的病因差别很大,撒哈拉以南地区,结核性心包炎的发病率占心包疾病的70%~80%,而在艾滋病感染的心包炎中结核性心包炎超过90%。虽然,在国外尚缺乏具体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核性心包炎仍为主要的心包疾病。
经多因素分析发现,如果患者伴有如下临床特点提示需入院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体温超过38℃、亚急性病程即症状出现数天或数周、大量心包积液(超声心动图舒张期游离壁液性暗区超过20 mm)和心包填塞以及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无效等(表2)。如果没有这些因素,可以建议院外观察治疗。在一项300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研究中,254例(85%)患者为低危患者,即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低危患者并未收入院治疗,而是仅给予经验性的阿司匹林800 mg每6~8小时一次,连续7~10天,并且没有进行详细的病因寻找。作者认为该方案安全并且效价比合适,因为在随访38个月后,低危患者中90.6%诊断为病毒性或特发性心包炎,随访过程中低危患者并未发生心包填塞。
该方案对复发病例同样适用,复发病例如果没有上述的危险因素同样可以在院外观察治疗,除非有一些特定的病因不能排除,如果明确诊断为特发性心包炎,即使是复发病例,也没有必要进行详尽的病因寻找。常见的复发原因为特发性、病毒性和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性相关的复发性心包炎可能与原发疾病治疗不彻底有关,而一些少见的复发病例可能是恶性肿瘤所致。复发性心包炎多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些特点,胸腔积液可见于1/3的成年患者和2/3的儿童患者,另外约8%的患者可累及肝脏。
心包积液的病因与入院治疗
与急性心包炎比较,慢性心包积液中特发性心包积液相对较少。中、大量心包积液患者中高达90%可以找到明确的病因,其中肿瘤性、结核性和粘液水肿性最常见。不同地域、不同的积液量定义以及不同医疗环境使得发病率报告有所差异。心包填塞时需心包穿刺引流心包积液以协助病因诊断,如果非炎性因素,则肿瘤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如果存在炎性指标,应该首先考虑感染性心包炎。中、大量心包积液中60%可合并其他病因,无心包填塞、无炎性证据的大量心包积液通常为慢性特发性,普通的胸部CT有助于排除肿瘤性和结核性。在急性期发生心包填塞多为肿瘤性,特发性心包炎在急性期发生填塞的相对较少(表3)。
因此,对心包积液的病因寻找或是否住院治疗应遵循下述原则:(1)疑似心包炎患者应进行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炎性标志物、心肌损伤标志物以及胸片在内的检查;(2)进一步检查以及住院治疗仅限于具有高危因素者;(3)对高危因素(预测可能非病毒性,非特发性以及随访期间易出现并发症者)进行筛查。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