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长河,关于卵圆孔未闭(PFO)究竟是作为反常栓塞的“旁观者”还是“参与者”一度成为争论焦点,回顾经导管封堵PFO预防脑卒中(CS)的发展历程,人们经历了肯定-怀疑-再肯定的过程。
引言
纵观历史长河,关于卵圆孔未闭(PFO)究竟是作为反常栓塞的“旁观者”还是“参与者”一度成为争论焦点,回顾经导管封堵PFO预防脑卒中(CS)的发展历程,人们经历了肯定-怀疑-再肯定的过程。2020年已经过去,在过去的一年中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在先天性心脏病建设治疗方面,《国际循环》特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进行回顾。
从争议到统一的PFO封堵
2020年4月29号,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发布了「卵圆孔未闭和继发性卒中的预防指南」。此次更新中,学会建议某些隐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经皮PFO封堵术,以防止复发事件,并得到了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等多个学会的认可。
近年来国际上有4 项随机对照实验相继发表,2017 年9 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同期连续刊登了CLOSE、REDUCE 和RESPECT研究的远期随访结果,2018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发表了一项关于亚洲人高危PFO 的DEFENSE研究(表1)。
RESPECT试验结果显示,Amplatzer PFO封堵器可以降低PFO相关再次卒中风险,而对整体卒中风险没有影响,因此获得FDA批准使用。
CLOSE试验中,PFO封堵组vs单独抗血小板治疗组发生致命性或非致命性卒中的风险比为0.03(95% CI:0~0.25, P<0.001; 在平均超5.3年期间卒中发生数量为0 vs 14)。两药物组之间无差异。
REDUCE试验结果发现,医疗装置干预可降低明显的临床卒中症状的复发(HR=0.23,95% CI:0.09~0.62,P=0.001),减少MRI上新发脑梗死(RR=0.51,95% CI:0.29~0.91,P=0.024)。
表1. 经导管封堵PFO vs. 药物治疗的RCT研究
研究结果均显示在降低卒中复发风险方面,经导管封堵PFO 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指南为长达几十年的争议——PFO封堵是否有效,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我们充分认识到PFO封堵主要可用于预防脑卒中。
在此基础上,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全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相关专家,全面总结国内外最新进展,制定了PFO 相关卒中预防的中国指南——「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预防中国专家指南」,在2021年1月份于《心脏杂志》正式刊出。
指南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部分:PFO的解剖特征、PFO的超声诊断、PFO相关卒中的临床筛查、药物治疗预防PFO相关卒中、经导管封堵PFO 预防PFO 相关卒中、经导管封堵PFO 术、预防PFO 相关卒中事件复发的诊疗流程(图1)。
图1. PFO相关卒中二级预防评估
我国左心耳封堵治疗新里程
2020年12月11日,在学会的组织下,宋治远教授、秦永文教授、朱鲜阳教授与我共同主编了左心耳封堵专著——《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卒中:基础与实践》,主要用于指导左心耳封堵(LAAC)预防房颤引起的卒中。
专著联合了国内50余位心血管内科学及影像学专家共同辛勤编撰,全书共计590千字,全面展示了左心耳封堵(LAAC)领域的基础与临床实践内容,内附大量精彩图片,不仅具有临床实际意义,同时也能帮助我们看清大局,开拓进取,希望本书能成为广大医师的“掌中宝”!
图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020年无论是国外的文献,还是我们国内的指南,对于心源性卒中防治方面主要提了三个病需要介入治疗,一是PFO需要封堵,二是房颤需要左心耳封堵,再一个就是颈动脉狭窄需要放支架或者是做外科的剥脱手术,其他则是通过药物治疗完成。
从这不难看出我们结构性心脏病治疗理念的一个完全转变,过去我们关注如何根治先心病,到了今天我们的观念已经转变为「预防脑卒中」,所以我们提出来一个新概念「老少卒中,均可预防」。老少卒中——即老年人的卒中主要由房颤引起,年轻人的卒中主要是由于PFO,所以「老少卒中,均可预防,封堵一人,幸福全家」。
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在学会的领导下,规范卵圆孔未闭和左心耳封堵治疗,真正实现心脑共治!